霍乱弧菌

霍乱的病原体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引起霍乱的病原体,于1883年由罗伯特.科赫博士(Dr. Robert Koch)发现。[6]霍乱弧菌分为O1群霍乱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以及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三个类型,其中O1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主要致病菌,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2]
霍乱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呈弧形或逗点状的杆菌,一般长1.5~3.0μm,宽0.5~0.8μm,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菌体运动活跃,在暗视野悬滴镜检呈穿梭状运动,粪便直接涂片时可见弧菌纵列呈“鱼群”样。另外,在O139群霍乱弧菌的菌体外还有荚膜。霍乱弧菌属兼性厌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霍乱弧菌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霍乱弧菌的致病力包括鞭毛运动、霍乱肠毒素、内毒素、黏蛋白溶解酶、黏附素、弧菌的代谢产物以及其他毒素。霍乱弧菌对加热、干燥、酸性环境和消毒剂均敏感。[2]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每年在全球造成近10万人死亡。霍乱是中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3]病人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感染。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治疗包括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常用口服抗生素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另可通过口服疫苗进行预防。[2]

命名及历史

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