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

玉质工艺美术品
玉如意,古时称为“朝笏”“手板”“搔杖”“隐背”“麻姑爪”“爬背”,流传至现在也被叫做“老头乐”“痒痒挠”“不求人”等[1],古时是一种记事或搔痒的工具,后来演变为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1][4]
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起初的如意用竹、骨、铜、玉制作,柄端作手指之形,用于搔痒,讲僧常持此物,记文于上,以备遗忘[2][5]。后来随着不断发展,它的材质扩展到各色玉石、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3],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2][6],由首、身、尾三个部分组成,一般长四五十厘米,也有长二十厘米左右的[1],采取浅浮雕的技法,在如意头和如意柄上雕琢出动植物、山水人物和各种吉祥纹饰[7],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4]。作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如意这一器物一直深受中国人喜爱,其造型和图案所反映出的顺遂如愿、幸福圆满等美好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7]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如意” 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4]。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时有记事于上的“笏”,也称“朝笏”或“手板”[4];人们背部有些方位痒了,自己的双手又抓不到,就制作一种叫“杖”的择背痒的工具,代替手指去择“手所不能至”处的痒。已知的最早的择杖出土于距今2500年前的山东鲁国墓葬,“如意”名称的来历就是如此。“如意”在早时不仅叫“搔杖”,还有“隐背”“麻姑爪”“爬背”等称谓,流传至现在也被叫做“老头乐”“痒痒挠”“不求人”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