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

先秦时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十四篇,现存六篇,分别为《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1]
现普遍认为《迹府》篇为公孙龙后学辑录其生平的传略,其余五篇是公孙龙对其名辩理论的记载,[2]包括了公孙龙学派重要的论题和论据,代表公孙龙的理论学说。[1]名实论》是《公孙龙子》逻辑思想的纲领性篇章,提出了“名以谓实”的思想,以“正名实”思想为中心论题,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指物论》则是《名实论》的理论延伸,为“正名实”思想提供了认识论方面的理论基础,即事物和属性的关系问题或“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通变论》中提出了“二无一”的的分类原则,体现了公孙龙思想的方法论;《白马论》《坚白论》则是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运用和发挥的两个具体辩题,《白马论》全篇主旨在于证明“白马非马”这一命题,涉及了形式逻辑“概念论”的基本问题,《坚白论》是《白马论》中的观点进一步发挥,是辨别概念与感觉的不同。[3][4][5]
一般认为正统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的明正统《道藏》本是《公孙龙子》最早的版本,该版本也是迄今流传最广的版本。[6]《公孙龙子》曾受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关注与探讨,但大多对《公孙龙子》持否定态度,自秦汉开始,公孙龙及其学说逐渐没落,在零散记载中对其评价也不甚高,直到清代,对《公孙龙子》的研究才逐渐增多,但仅停留在校勘训[]方面。当代对《公孙龙子》愈发重视,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对其评价也逐渐客观,认为《公孙龙子》使“名辩”学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在中国逻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对中国当代逻辑研究发展方面具有启示作用。[4]

作者

现普遍认为今本《公孙龙子》六篇中首篇《迹府》为其后学辑录,其余五篇皆为公孙龙的作品。[1]史记》中无公孙龙列传,其事迹散见于其他列传之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