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在北京创建的学术团体
中国营造学社是民办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法式和文献,发起人是朱启[qián][1]
1925年,在陶本《营造法式》印行之后,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 由朱启钤私人出资,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2]中国营造学社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长沙昆明。1940年10月底,中国营造学社搬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驻进距镇上约1千米的上坝村月亮田,历时6年。[3]
1930年和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先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此外,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时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的刘敦桢院士也于1931年加入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zhēn]分别担任学社法式组、文献组的主任,成为学社的骨干。并从此开启了直至1945年的15年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野外调查及文献典籍整理,并汇集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成为永久的财富,也使学社及其后的学界实践“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造将来之新建筑”的宗旨有了重要的基础。在此期间,梁思成、刘敦桢及其助手们继续对《营造法式》《园冶》《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文献进行研究,梁思成还编著了《营造算例》《清式营造则例》,并启动了对《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2]

历史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创办人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交通系大员朱启钤先生。朱启钤曾官至代理国务总理,后因为支持袁世凯复辟而饱受非议,并因之退出政坛。其后,朱启钤专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并最终投资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发轫于中国建筑学者在美国庚款资助下于1929年开始的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后来渐成气候,从松散的个人的学术讲座发展成有组织的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