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部,地处武汉三环线和武汉外环线之间,紧邻长江黄金水道,东经113°25′~114°9′,北纬30°11′~30°29′,东、南与江夏区、洪山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与洪湖市仙桃市毗邻,北与蔡甸区汉阳区接壤。全区版图面积489.74平方千米。[4]下辖7个街道。[6]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68.5万人[7]。政府驻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三号楼9楼。[11]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为典型的汉江冲积平原地形地貌特征,呈现四面地势较高、中部较低的形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阳光充足。[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水资源丰富,长江通顺河穿境而过。区内拥有河流15条,[2]水域总面积119.8平方千米。[4]列入保护名录的湖泊26个。[2]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武汉出口加工区。经过4次托管扩容,截至2023年控制面积489.7平方千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代表武汉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为武汉市的独立辖区。[4]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年产整车近百万辆,工业产值超3460亿元。[13]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8.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92:64.26:34.82。[14]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2008.84亿元,经济体量位列全市第二位。[10]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汉洪高速、城市环线穿区而过;东风大道、通顺大道与城市三环线、四环线交错,直通汉口、武昌等中心城区;通顺大道、兴城大道、滨江大道等快速通道盘活全区;有轨电车T1线与地铁3号、6号、16号线无缝对接,直通园区。[1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水—林—田—湖—城全要素复合生态系统构架均衡的城区。[2]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区内生态控制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拥有长江岸线72千米(占武汉长江左岸岸线长度近50%);太子湖、万家湖、硃山湖、三角湖等辖内26座湖泊星罗棋布,占全市166个湖泊的17%;南北大小军山鼎足而立,硃山、龙灵山等17座山峰峰峦叠翠,山水相连;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0.33%。[16]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1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