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花神

十二月令的代表花花神
1
2
十二花神”是十二位月令代表花的花神。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鲜花为代表,而与之相应的则有掌管每个月代表花的花神,十二个月就有十二位花神。[1][4]
最早的花神是女夷与花姑,她们神职单一,总管百花。[2][5]自唐宋以来,人们逐渐把花的开落与节气时令相结合,产生了“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并为每个节令选出其最具代表性的花。到了明代,“花历”已使百花与一年四季的节令联系起来,十二个月的代表花都已具备,此后人们开始把十二月代表花与花神相匹配,使每个月的代表花都有其对应的花神,从而演化出十二花神体系。十二花神角色有的来自于神话传说,有的与历代文人的创作有关,还有的是为了满足民间对花神崇拜的需要而设置。花神不仅数量在增多,其形象也在不断演变:由神话形象到生活形象、由女性花神为主到男女花神平分秋色。到了清代,“十二花神”已形成了众多版本。[1][6]
“十二花神”体系植根于中国远古人类对花的崇拜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爱花传统以及民间的花神信仰。在其产生过程中,也依托了民间习俗花朝节和花神庙的祭花神活动。“十二花神”体系形成以来,与这些民俗相伴相生,并互为影响推动,受到人们的喜爱、崇拜与祭祀,在明清时代得以盛行。[1][6][7]
“十二花神”作为一种风雅的民俗题材,除了它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外,还孕育了“十二花神”题材的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作品等。但自清末以来,这一传统文化已经走向了衰落,特别是花朝节传统几乎面临消失的境地,但在武汉、杭州、以及江苏虎丘这些地区已在致力于复兴这一优秀传统文化。[2][8][9]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