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

抗日战争期中国民兵的作战方法
地雷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在反“扫荡”中创造的作战方法。[2]
地雷是一种爆炸性武器。[6]地雷战则是一种采用埋设地雷或诱导地雷爆炸等方式攻击敌方目标的作战方法。[2]抗日战争反扫荡期间,河北安国县一民兵无意间将两枚手榴弹埋入地下,炸伤了两名日本兵,此为地雷战第一次出现。因该战术操作简单,消耗少,并且成果显著,[2]所以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很快就在抗日游击战中仿效并推广了该战术。[7]地雷战具有多种作战方法,如地雷防御战、地雷伏击战、地雷破交战、地雷袭击战、地雷围困战和地雷威慑战等。1941年11月11日,在黄崖洞战役中,八路军特务团利用地雷战配合机枪阵地,最终毙伤日军两千多人。[8][9]
美国学者哈里森·福尔曼称‘地雷看家”的本领是很强的。学者黄祖海、吴凤明评价地雷民兵保卫生命财产、防御敌寇的好武器。[10][11]

名词来源

地雷是一种常见的爆炸性武器,主要应用于构成障碍、阻碍敌人行动、杀伤敌方士兵和摧毁其技术装备。一般被埋设在地下或放置在地面上。当目标进入其作用范围并符合其触发条件时,地雷会自动引爆或由人工操纵引爆。地雷由雷体和引信组成,利用目标的直接作用(如压、拉、松等)或利用目标产生的物理场(如磁、声、震动和红外线等)引爆。也有采用主动式引信的地雷,例如用绳索、有线电、无线电等操纵。[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