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约于东晋时期产生,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1][2]
《梁祝》讲述了女扮男装求学的祝英台,爱上了同窗梁山伯,但被强行许配给马文才,导致梁山伯得知祝英台为女儿身却无法求娶,后梁山伯早死,祝英台跳入梁山伯的坟墓中与其魂魄团聚的故事。[3][4][5]在传播的过程中,《梁祝》故事呈现出渐次丰富的历史过程,在南宋时期还在结尾融入了二人双双“化蝶”的情节,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精神内涵。[6]
中国古代元、明时期起,《梁祝》故事即成为民间歌谣、戏剧、小说的重要题材。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祝》开始渗透到中国民间文艺的各个方面,《梁祝》相关戏曲、舞剧、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多类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并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对推动中国文艺作品的发展,以及构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1][6][7]

故事原型

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中有“善卷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等说法,这是《梁祝》故事情节最早的记载之一。另外,宋代宁波地方志中亦出现关于“义妇冢”记载,如宋代张津的《四明图经》[a]中言:“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其朴质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学者陈华文、胡彬等人考证上述记载后提出,《梁祝》故事的原型应为关于一个忠于爱情、忠于爱人的义妇故事,起初主要在会稽(今绍兴)、上虞一带流传,其中涉及了祝英台与梁山伯二人一同读书、最终合葬的基本情节。[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