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1]又称多动症、多动综合征,[2]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1]主要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患者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2]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中,将该疾病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1]该病临床表现包括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和冲动、学习困难等。[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2]有30%~50% 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1]儿童患者常用的评估量表是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6]成人患者可通过成人ADHD自评量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问卷等进行评估,[1]该病需结合诊断要点进行诊断,包括起病于童年期(12岁以前),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等。[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减轻活动过多症状,[5]治疗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等。[2]6至14岁是该病预防的重要时期,家长和老师可以将注意力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调整儿童活动量和改进管教方法等进行预防。[7]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是智商较高,家庭有良好支持系统,人际关系好等。[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4:1~9:1,中国调查发现患病率1.5%~10%,[5]英国按ICD诊断系统,报告患病率不到1%,荷兰报道为5%~20%,日本为4%。[3]此外,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约为3%,男女性别比例为3:2~1:1。[1]1845年,Hoffmann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来描述。1937年,Bradley指出这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的特殊形式,并应用苯丙胺治疗取得疗效。1966年,Gessel指出多动症是“轻微脑功能失调”。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在DSM-Ⅲ中首次提出成人期注意缺陷障碍。[3]

定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1]又称多动症、多动综合征,[2]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1]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命名为“多动综合征”;第10版(ICD-10)命名为“多动性障碍”。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 (DSM-Ⅲ),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改称“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或注意缺陷障碍不伴多动”(ADD和ADDH),第4版(DSM-IV) 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DSM-Ⅴ仍称 AD/HD。不论是多动症还是注意缺陷障碍,这些名称均不涉及病因,而是症状描述性用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