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科

中腹足目的一科
田螺科(学名Viviparidae),一类常见的用鳃呼吸的淡水腹足类的俗称,是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的一个科。[1][3]因为它在水田内很容易找到,因此称它为田螺[5]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atalogue of life)将田螺科分为54个属、756种。[6]该科动物几乎分布世界各地,自寒带至热带都有其踪迹,但不存在于南美洲[3][4]主要以多汁的水生植物的叶子及藻类为食料,很少发现肉食性种类。对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5]其为雌雄异体卵胎生[3][7]
该科动物一般群栖于湖泊、水田、沼泽、池塘及河流等水域内,[3][8]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个部分。外形呈陀螺型或圆锥形,有完整的螺旋形贝壳,足后部有[yǎn]。软体部分由头、足和内脏囊三个部分组成。[3][9][5][10]
在中国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田螺科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1]截至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田螺科下约有11种物种的数量处于下降趋势,11.1%的物种被列为濒危(EN),9.1%的物种被列为极危(CR)。[6]该科动物肉质部分可供人们食用;[3]有的可作为中药药材,[3]优质种类还可通过稻田养螺养殖技术带来经济和环保效益。[12]但因其大量繁殖,也造成沿湖河工厂的冷却水管常被堵塞,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有些种类也是寄生虫病传播的媒介。[13]

起源演化

田螺科贝类属于世界物种,始见于侏罗纪并一直延续至今。[1]其中,田螺属(Viviparus)是一古老的类群,在地质年代出现于中生代白垩纪,为田螺科中最古老的一个属。环棱螺属(Bellamya)在地质年代出现于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角螺属(AngulyagraRao)在地质年代出生于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中新世螺蛳属Margarya)为现生种类,在地质年代出现于第四纪的更新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