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

明初政治人物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汉族,是溧水(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明代殉道者,[1][2]明朝初期的名臣。[3][4]
齐泰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参加应天乡试,名列第一,次年考中进士,历任礼部、兵部的主事。因多年为官无过失,随明太祖朱元璋祭拜皇家祖庙,得赐名齐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齐泰升任兵部左侍郎。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后,非常看重齐泰,任他为兵部尚书。齐泰与黄子澄参与国政,力主削藩。建文帝在他们的建议下,先后削废五位藩王,布告天下,发兵攻燕,燕王朱棣因此造反,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将齐泰等人称为奸臣。[5][6]朝廷军在和燕王的交战中屡屡战败,齐泰因为力主伐燕,被燕王上疏诋毁,建文帝罢免其官职,后又恢复原位。建文四年(1402年),京城失守,齐泰奔逃外地企图恢复建文帝的基业,被朱棣的手下抓住带到京师,论罪处死。齐泰的族人都被牵连或杀或发配。1525年,为纪念齐泰,人们在溧水修建了一座祠堂,题名为“表忠祠”。[7]南明弘光初年(1645年),齐泰被追赠太保,谥号“节[mǐn]”。清朝乾隆帝为齐泰追谥“忠敬”。[4][8][9][10]
清朝政治家张廷玉在《明史》中认为,齐泰虽有谋国之忠,但缺乏制胜之策,但同时也肯定了齐泰的忠贞气节。[4]齐泰的作品无一存世。[1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