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

非洲的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中非共和国(桑戈语:Ködörösêse tî Bêafrîka;法语:La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英语: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简称中非。[13][28]中非位于非洲大陆中部,属于典型的内陆国家,东北苏丹,东接南苏丹,南接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南邻刚果共和国,西连喀麦隆,北邻乍得。中非国土面积62.3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44大国家。截至2022年,全国人口约511.9万[2],首都为班吉(Bangui),官方语言为法语和桑戈语[11][29]中非人民约50%信奉基督教,约15%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2]
中非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全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26℃。[18][8]中非地属非洲中南部的高原地带,境内地势高亢,丘陵起伏,平均海拔约700米。[11]高原大体可分东部邦戈斯高原,西部为印德高原和中部脊状高地,东北边境的恩加亚山海拔1410米,是全国最高点。乌班吉河是中非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河流。[11][6]中非境内矿藏和森林资源都十分丰富[30],矿产主要有钻石、[yóu]、铁、黄金、铜、[niè]、锰、铬、锡、汞和石灰石等。[31][32][33]中非植被和动物群的分布呈现地带性[34],境内已知有3600种植物[35],同时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物种丰富程度高于非洲大陆的其他森林地区。[34][35]
在大约公元前10世纪开始的班图人迁徙过程中,今天中非中东部地区逐渐聚集了讲乌班吉语、班图语和中苏丹语的多个民族。[19][36]直到16-17世纪,受大航海时代影响,新航路开辟欧洲的船队抵达非洲,中非才与外部商业路线直接相连。并在此发展新兴资本主义。讲阿拉伯语的奴隶贩子将掠来的俘虏送往地中海沿岸、欧洲、阿拉伯、西半球或西非沿岸的奴隶港口和工厂[37],开启三角贸易。19世纪中后期,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法国开始争夺赤道非洲的所属权。1885年中非遭法国入侵并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2月1日,中非成立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成立中非共和国。1991年实行多党民主制。1993年9月安热-费利克斯·帕塔塞在首次多党大选中当选总统,并于1998年连任总统。2003年3月,前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博齐泽率部攻占班吉,推翻帕塔塞政权并就任总统。2005年,博齐泽当选总统,2011年连任总统。[19]2016年,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当选总统。[38]2020年12月,图瓦德拉再次当选总统。[39]
中非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2年GDP为23.8亿美元,人均GDP为362.57美元。[15]经济以农业为主,钻石、黄金、木材、咖啡和棉花是中非5大经济支柱。[18]工业基础薄弱,自独立以来,政府一直依赖外国援助,[40]国内80%以上的工业品靠进口,而法国则是中非的最大经济援助国。[40]中非的货币是中部非洲金融合作法郎,在中非本国、喀麦隆乍得刚果(布)加蓬赤道几内亚等中部非洲6国通用。[2]
中非拥有众多美食和文物古迹,虽然受战争影响,艺术方面遭受到打击,但仍然在音乐和美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如创造出独特的刚果电子音乐风格,并将其命名为Zokela。[41][42]中非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博阿利瀑布、布阿尔的巨石遗址等。[19]截至2023年,中非共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为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桑加跨三国保护区[4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