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华寺

曾存在于青海的藏传佛教寺庙
仰华寺,是曾经存在于青海的一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1575年,明朝藩属蒙古顺义王俺答汗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合作,建寺于青海湖南面的察卜齐雅勒(蒙古语意为“切开的断崖”),明廷赐名“仰华寺”,蒙古称为察卜齐雅勒庙,藏语称为特钦曲科林(意为大乘法轮洲)。1578年,俺答汗在仰华寺会见索南嘉措,赠与其“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封号,索南嘉措亦赠给俺答汗“大天法王”的尊号,格鲁派领袖被称为“达赖喇嘛”自此开始,该派也取得了来自蒙古的保护和支持,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大宗,而藏传佛教亦从此在蒙古地区广为流传,成为蒙古民族的信仰。因而仰华寺在蒙藏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后来由于西海蒙古侵扰明朝,明朝大臣郑洛在1591年派兵焚毁仰华寺。该寺遗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北面8公里加拉村。

历史背景

公元16世纪,蒙古俺答汗雄长于草原,他以土默特为基地,东面逼迫察哈尔蒙古大汗库登汗(打来孙)东迁于辽河套,西面驱逐瓦剌,开拓漠北,南面屡次侵扰明朝边疆,一度包围北京,造成庚戌之变。此外,俺答还积极向青海进军,驱逐了早先占据青海的卜儿孩等瓦剌贵族,并开始了与藏族(西番)的接触。当时青藏高原正处于教派纷争之中,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势力强盛,压制格鲁派发展,因此格鲁派急欲对外寻求出路。恰在此时,蒙古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和议,受封为顺义王,并实现了梦寐以求的互市,解决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开始谋求进一步扩张,同时也需要在蒙古内部巩固自己的权威,强化凝聚力,而导入藏传佛教正好迎合他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青藏高原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树立自己在蒙古内部的神圣权威,最终完成对蒙古各部的统一。于是,蒙古土默特部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逐渐走到一起。
当时,格鲁派领袖哲蚌寺赤巴(住持)索南嘉措已与活动于青海地区的蒙古信徒接触,决心传教于蒙古,他的舅父阿兴喇嘛于是1571年前往蒙古地区传教,与俺答汗会晤,灌输藏传佛教教义,并引用元世祖忽必烈会见八思巴之故事,努力说服俺答汗皈依佛教并与索南嘉措会见;与此同时,俺答汗的侄孙彻辰鸿台吉(切尽)兵临乌思藏,接受了藏传佛教,回到归化城后也劝俺答奉佛。俺答汗被打动,三次遣使联络索南嘉措,请他传教于蒙古,并酝酿在汉、蒙、藏三族交界的察卜齐雅勒(恰卜恰)之地修建寺庙,作为迎接索南嘉措的准备,命其驻扎青海的儿子丙兔负责。

建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