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贞运

明朝首辅、诗文家
孔贞运(1574年—1644年),明朝大臣、诗文家,字开仲,号玉横,江左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人,孔闻敕次子。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庄际昌进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天启五年(1625年),充任会试考试官,充经筵展书官,[zuǎn]修两朝实录。天启七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元年(1628年),[zhuó]国子监祭酒,进少詹,仍管监事。崇祯六年,服,起南京礼部侍郎。后转北京吏部左侍郎。崇祯九年,入阁,官至首辅,宽复社狱,不逮问张采张溥。寻引归。崇祯十七年(1644年),闻崇祯帝哀诏,恸绝[]卒。谥文忠。《明史》有其传。著有《光宗实录》、《熹宗实录》、《词林会典》、《皇明诏制》、《制[gào]全书》、《御敌城守应援数策》、《敬事草》、《行余草》、《古今奇文品胜》、《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等。其兄孔贞时(原讹作孔有时。据笔校改。由此校阅者所批,亦可见孔贞运家世之一端矣(引自《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亦有文采,著有《鲁斋集》。

人物生平

明万历四十年(1612)以句容客籍举应天乡试。四十七年(1619)登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泰昌元年(1620)同伯兄贞时纂修《神宗实录》并六朝奏章。熹宗时又纂修《光宗实录》。天启七年(1627)朝廷按其资格允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其时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权,陷害忠良。朝臣多按魏的意图行事,贞运不畏权势,不与魏往来。崇祯元年(1628),任国子监祭酒。九年(1636),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代为辅相。崇祯末年,贞运忧劳成疾,辞官归里。明亡,贞运不胜哀恸,不久病故。
孔贞运在任南京礼部侍郎时,为正民风,禁游女,毁淫祠,使南都靡丽之风为之一变。迁礼部尚书后,对明末江南学子“复社”诸人,力主从宽结案。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时,适逢郑三俊钱谦益与原辅相温体仁进行权利之争,郑、钱失败,贞运竭力营救,俱从宽处置。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人物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