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敬铭

晚清时期大臣
阎敬铭(1817年—1892年),字丹初,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晚清时期大臣。[4][2]
阎敬铭出身农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阎敬铭考中进士,选任为庶吉士,后改任户部主事[1][2]咸丰九年(1859年),阎敬铭在湖北巡抚胡林翼的邀请下到湖北总司粮台任职,由主事升任郎中,四品京堂,后又升任湖北按察使。[1][2][2]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巡抚严树森推举阎敬铭为湖北布政使并管理粮台;同年,阎敬铭主政山东,主政期间,阎敬铭整顿吏治,筹集军饷,招募兵勇,先后镇压了起义军、黑旗军捻军[5][4]同治六年(1867年)阎敬铭辞官回乡,谢绝出任工部侍郎之职。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发生灾荒,阎敬铭奉命视察赈务,参劾段鼎耀贪污。[2][3]光绪八年(1882年)出任户部尚书,兼署理兵部尚书,处理新疆屯田事宜。[2]光绪十年(1884年),阎敬铭升任军机大臣,后接连晋升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因谏阻复建圆明园,触怒慈禧太后,阎敬铭以年老为由请辞军机大臣。两年后虽得以官复原职,但阎敬铭仍坚持辞官4次,最后得以获准。[2][3]光绪十八年(1892年)阎敬铭病逝,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介”。[2][6]
曾国藩曾评价阎敬铭为官清廉正直,不辞辛苦,而且不会随便诽谤别人,阎敬铭是中国历史潮流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