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

住房问题的保障措施
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提供实物配租的方式,旨在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2]在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二战后,导致住房短缺问题愈发严重。为了公平解决不同收入层次的住房需求,各国政府采取了住房保障措施,以确保每个人都有适当的住房机会。[1]许多国家的住房市场中,廉租房所占比例相当大。[3]在1998年,中国提出了建设廉租房的政策,并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旨在建立和保障廉租房制度。[4][5][6]
各国的廉租房政策具备一些普遍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1][7]这些政策包括直接提供房租补贴、兴建政府公房并以低租金出租、支持非盈利机构兴建住房等方式。[1]在廉租房建设的早期阶段,大多数国家依赖财政资金支持,但随着建设任务的增加,需要吸引社会和市场资金,因此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8][1]
在中国,廉租房的分配方式主要以提供租金补贴为主,辅以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9]廉租房的相关制度包括资金管理、房源供给、准入退出以及管理监督等几个方面。[10]根据《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号),自2014年起,各地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进行了并轨运行,合称为公共租赁住房。[11]此外,还存在其他制度,如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共有产权房等,用以解决住房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以及缩小贫富差距。[12][13][14]
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廉租房发挥了积极作用,[15][16]不过在政策执行、覆盖范围、资金来源和周转、准入和退出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廉租房供给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措施则包括:多元化筹资来源、将廉租住房建设纳入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确定廉租住房受益对象、鼓励私人建造商参与廉租住房建设、优化廉租房选址、建立相关信用制度、确立公平分配制度和公众问责制度等来促进廉租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7][18][19][20]

历史背景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