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兴

明初将领
周德兴(?—1392年),[háo]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将领,与汤和、徐达等人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1][3]
周德兴与明太祖朱元璋同乡,自幼交好。元末时期,周德兴跟随朱元璋从军,屡立战功,官至左翼大元帅,指挥使,再升湖广行省左丞。接连攻克江西、广西等地。洪武三年(1370年),周德兴受封江夏侯,后又多次率军镇压湖广、川、贵等地少数民族起事,立下的功劳远超其他将领。因府邸超过规制,遭到弹劾,也被朱元璋免去罪责。洪武十八年(1385年)开始,巡视福建、武昌等地的军务,有所建树,受到楚人称赞。在福建建筑城寨,选练民兵,完善海上防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因其子周骥犯罪,牵连被杀。[1][2]
现代学者王铭铭评价:在泉州地区,周德兴所创设的卫、所、寨,成为明清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地和帝国象征,从而历来受到地方官员和御用文人的褒扬。[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