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

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
南召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5]地处河南省西南部[4]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县域面积2946平方千米。[3]截至2021年末,南召县常住人口53.94万人。[1]截至2023年,南召县下辖8个镇、8个乡[13],政府驻地城关镇中华路290号。[11]
南召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处与暖温带交错的边缘,具有明显的过渡型特征。境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14]县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的唐白河水系,多发源于西北山地,主要河流有白河、黄鸭河、鸭河、松河、灌河、留山河、空山河等7条河流,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33亿立方米。[14][15]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夏朝豫州之域。殷商仍属豫州,为谢国封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雉县,属南阳郡。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因县域东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宿的名驿,故以“南召”名县,属南阳府。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4日南召解放,11日成立南召县人民民主政府。1994年7月1日,撤南阳地区,改建为南阳市,南召县属南阳市。[2]
南召县重点培育以新型建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铸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中药材产业、畜牧产业、蚕菌产业以及旅游业为主导的重点产业链[16][17],是中国重质碳酸钙产业基地县、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2021年,南召县地区生产总值195.1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4:40.7:44.9,常住居民人均生产总值3596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851.8元。[10][18]南召县境内焦枝铁路纵贯南北,G207线、二广高速公路、S231线、S331线、S333线、S248线纵横穿过[4],形成了两条国道交叉、二广高速南北贯穿,3条省道纵横交错,9条县道(3条专用)辐射循环,1632条乡村公路交织成网的公路交通发展格局。[19]
南召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南召县历史悠久,文明开发较早。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已群居于今南召县境云阳镇西北3千米的杏花山下,是国内发现的七大古人类遗址之一。县境保存有史前文化遗址和众多名胜古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云阳镇内有目前唯一发现的“楚王行宫”遗址;豫西千年名刹丹霞寺素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美誉;始建于明代的兴凤寺遗址,留存的石牌坊和高大石碑上分别镌刻“世沐天恩”、“御览”、“圣谕”、“敕赐”等字样,是一座皇家寺院。此外,县境内还有数处大型古冶铁、冶铜和铁矿古坑道遗址等。[21]南召县是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截至2023年,南召县拥有五朵山宝天曼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河第一漂、云阳镇石头村景区两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2][23]拥有云彩灯和灯谜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25],1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