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属

鲈形目鮨科下的一属
石斑鱼属学名Epinephelus)为鲈形目鮨科的一属。该属鱼类通常栖息于礁石旁,且身上有鲜艳的斑纹与斑点,故取名为“石斑鱼”。[5][1][2]截至2023年,COL的分类体系中该属下共有87种。[6]其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喜欢栖息于潮流缓慢、透明度不大的岩礁和珊瑚丛海区。其属于暖水性中下层鱼类,适温、适盐范围较高。[7][3]
石斑鱼属鱼类体型较大,体长一般为35~45厘米,体重一般为1.5~2.5千克[2]其体粗壮、侧扁,[8]纺锤或椭圆形,[2]体表多有鲜艳斑点或条带,[8]体色会随环境和健康情况产生变化,光线弱时体色多为深且黑,强时则浅且亮。[7]其性凶猛,以鱼类、甲壳类为食,常在岩礁附近觅食。[8]其栖息环境具有明显地域性,无明显洄游迁徙现象。[7][9]该属鱼类多为雌雄同体,往往雌性性成熟[2]
截至2023年,石斑鱼属中有76个物种被IUCN收录,其中极危(CR)1种,濒危(EN)1种,易危(VU)5种,近危(NT)2种。[4]该属中的不少种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7]其生长快,适应能力较强,饲养成活率高,便于养殖,[7]在中国沿海,人工养殖石斑鱼已有较长历史。[10]

命名与分类

石斑鱼属鱼类通常栖息于礁石旁,且身上有鲜艳的斑纹与斑点,故取名为“石斑鱼”。[2]该属鱼类种类繁多。其常与色彩斑斓的岩礁、珊瑚栖息在一起,同时其体色相当鲜艳并均具有斑点或斑纹,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但是其体色时常随着栖息背景的变化而不同,同时其身体上的斑纹或斑点也会随着幼鱼期到成鱼期的生长而变化,因而很难单一以体色或斑纹作为分类依据,尤其是体侧之黑色横带的有无,不同物种间变异相当大,不可以此为据。而身体上的斑点和背部的黑斑,以及头部侧面的黑点等,是十分重要的体征,可作为分类上的依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