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感受器

使机体产生疼痛的外周游离神经细胞末梢
痛觉感受器(nociceptor)是能对伤害性刺激(如机械、热、冷、化学等)发生应答并使机体产生疼痛的外周游离神经细胞末梢。[1]广泛分布在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形态学上是无髓的游离神经末梢。它发出信号,表示身体组织正受到伤害或在伤害的危险之中。[2]
1895年,德国生理学家范弗雷(von Frey)提出皮肤痛觉源于末稍。[3]20世纪初,英国病理学家谢林顿(Sherrington)在刺激皮肤引起脊髓反射的实验中,首次提出“伤害性感受器”的概念。伤害性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有一定阈值,激活后行使报警功能,告知机体危险存在,使之产生躲避动作,以防组织受到损伤。[1]
痛觉感受器可根据感受部位不同分为外源性痛觉感受器和内源性痛觉感受器,其中,感受外源性疼痛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角膜或黏膜,感受内源性疼痛的感受器则存在于肌肉、关节、膀胱、消化道等不同组织。这些感受器的细胞体为脊髓背根神经或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末梢主要感知来自头面部的伤害性刺激,躯体其余部分则由背根神经负责。[1]

基础概念

痛觉感受器(nociceptor)是能对伤害性刺激(如机械、热、冷、化学等)发生应答并使机体产生疼痛的外周游离神经细胞末梢。伤害性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有一阈值,激活后行使报警功能,告知机体危险存在,使之产生躲避动作,以防组织受到损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