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

美国无线电公司提出的音乐格式
黑胶唱片(英文:Vinyl Record)是一种存储声音的音乐格式,将声音以声波纹路的形式记录在表面,之后可以通过唱机上的唱针在唱片表面移动,与所记录的声槽摩擦产生振动输出电信号,将存储于其中的声音播放出来。[5][2]
第一张黑胶唱片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唱片的材质以一种称为虫胶的天然树脂为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因虫胶材料不足,制作了大量以乙烯基为原料的唱片;二战结束后,黑胶唱片才得到了唱片公司的支持,1948年6月,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正式发布了材质为乙烯基合成材料、转速为33.33转/分钟的新型唱片;次年3月,美国广播唱片公司又推出了转速为45转/分钟的7英寸黑胶唱片,因价格便宜、便于使用,逐渐在众多普通家庭流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也使用黑胶唱片录制音乐作品,黑胶唱片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格式。[6][4][3]常见的黑胶唱片尺寸有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三种,转速以33.33转/分钟和45转/分钟居多。[7][8][9]20世纪末,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的音乐格式,黑胶唱片逐渐被光碟、数字下载等代替。[4][10]
黑胶唱片在其基本的音乐格式作用之余,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全世界有众多黑胶收藏爱好者。21世纪10年代以来,黑胶唱片逐渐重回大众视野,被人们所喜爱。[11][12][13][14]

定义

黑胶唱片(Vinyl Record)是用于存储音乐的一种旋转磁盘,其盘面上刻有螺旋凹槽纹路,唱片直径一般有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三种。黑胶唱片由留声机唱片发展而来,最初的留声机唱片由一种称为虫胶的天然树脂制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唱片逐渐开始用乙烯基(Vinyl)材料制作,“黑胶唱片”这一名称才开始流行起来。[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