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涅丝卡·霍兰

波兰导演、编剧、制片人
阿格涅斯卡·霍兰(Agnieszka Holland)1948 年 11 月 28 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电影电视导演、编剧、制片人[1]
1971年,从捷克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FAMU) 毕业后,阿格涅斯卡·霍兰德回到波兰,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师从安杰伊·瓦伊达,并担任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扎努西的助理导演[2]。1979年,阿格涅斯卡创作个人长片首作《地方演员》[7],该片被认为是波兰“道德焦虑电影”浪潮中的旗帜之作,并荣获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1981年,阿格涅斯卡移居法国,同期她拍摄了电影《发热》,影片入围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1980年代中后期,阿格涅斯卡先后创作了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苦果》[8],以及《一个孤独的女人》[9]《神父之死》[10]等影片。
1990年开始,阿格涅斯卡的创作进入全盛时代,《欧洲欧洲》和《奥利维耶,奥利维耶》两部作品,前者获得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后者入围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1][5]。这一时期,她除了创作完成《秘密花园》《心之全蚀》《华盛顿广场》等个人长片电影,还与朋友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为《蓝白红三部曲》创作了剧本[12]
2002年,阿格涅斯卡凭借影片《朱丽回家》,时隔十年重回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3]。2007年,她创作的传记题材影片《复制贝多芬》,获得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提名[14]。同期她除了电影创作,还参与了《铁证悬案》《火线》《忧愁河上桥》等剧集的制作[4]
2010年后,阿格涅斯卡的作品继续在欧洲与国际影坛引发关注。2012年,她执导的《黑暗弥漫》,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15]。2017年,她又凭借《糜骨之壤》,收获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6]。此后,她的作品《琼斯先生》和《江湖医生》,连续两年亮相柏林国际电影节[16]。2023年,阿格涅斯卡执导的《绿色边境》入围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审团特别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