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

中国古代地理名词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十六州”。其名称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是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1]具体包括:幽州(今北京市)、顺州(今北京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区)、蓟州(今天津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guī]州(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云州区)。[2][3]
燕云十六州所辖地区,唐以前本属于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冲突的前沿,唐代在此处迁徙归化的少数民族,设立藩镇割据一方。安史之乱后,幽州地区藩镇割据,社会动乱,唐王朝无力阻止。与此同时,在北方草原迅速崛起的契丹趁乱不断南下寇掠。后唐明宗时期,契丹对幽州地区的多次袭扰令后唐加强了防备,契丹见幽州防备加强,难以掠侵,将目光转移到山后地区,多次侵扰云、朔等地。契丹的频频侵扰让明宗李嗣源十分不安,命石敬瑭总领幽云一线的军力,防范契丹袭扰,河东地区的军政大权由此落入石敬[táng]手中。[4][5]后唐李从珂继位后,对石敬瑭十分忌惮,准备将他调离河东后进行处置。早有异心的石敬瑭趁此公开反叛,并以燕云十六州为交换条件,求契丹辽国增援,十六州自此进入辽国统治之下。后周世宗虽进行北伐,但仅收回二州三关之地。到了宋朝宋太祖先是计划以“和买政策”收回十六州,但随其亡故而搁置。宋太宗组织过两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还使得宋辽扭转攻防之势,辽兵频频南下,直至澶渊之盟签订后双方才保持暂时的和平。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签订了"海上之盟",商定共同灭辽,并在事后将十六州划还宋朝。然而在联合行动中,宋军未能如约攻克燕京,金朝以此为由拒绝交还燕云十六州。最后,宋只能用100万缗税钱“赎城费”将燕京及蓟、景、檀、易、涿、顺六州赎回,但不久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十六州之地进入金朝统治。到了元朝忽必烈迁都燕京,改称大都,燕云地区全部隶属于元代中书省管辖。明洪武元年,徐达率领明军自东面齐化门进入大都,汉人再次控制了长城以南地区,燕云十六州在时隔400多年以后,重回汉族王朝的统治之下。[4][6]
燕云十六州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燕云地区扼守燕山太行山,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不仅拥有山脉以及河流作为天然防线,还有长城及五关构成的人工防线,无论是游牧民族想要南下,还是中原王朝想要北上,燕云十六州都是易守难攻之地。经济方面,燕云十六州温暖湿润的环境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同时还有适合农耕、提供财富的大同盆地和平原沃土,发达的水系以及宜于放牧的内蒙古草原,因而这一带古往今来都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有较充足的劳动力和兵力,可以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和兵源补给,具有重要经济价值。[7][8]

名称与定义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取政权,向契丹求援,拜契丹主为父,许诺事成之后,俯首称臣,割地纳贡。公元936年,契丹出兵帮助石敬瑭推翻了后唐,建立后晋。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塘将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北方地区自后晋乃至宋代均无险可守,从地理环境上来说,给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进攻中原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1]早在唐肃宗时,十六州名称就基本确定下来,但当时并无“燕云”一词,“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此后方有“燕云十六州”之说,该段记载也描述了当时燕云十六州未归属中原汉族王朝统治的事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