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巴人

散居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
夏尔巴人(Sherpa)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舍尔巴人,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一个属于藏族文化系统的族群,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处于中国尼泊尔锡金等国的交界地带。[1][2]中国西藏境内的夏尔巴人达2087人(至2008年)。[8]境外的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的索卢、昆布地区,约有15万余人。[9]此外,在锡金的西部、北部和不丹境内,也有少数夏尔巴人居住,具体人数不详。[10]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藏语接近,但无文字,一般通用藏文[11]
关于夏尔巴人的源流,大致有夏尔巴人的先祖源于藏族和夏尔巴人是党项羌一支两种说法。夏尔巴人源于木雅巴,木雅源于党项羌,党项羌源于藏族祖先董氏。其“木雅”,根据藏文音译又译为“弥药”。木雅巴是古代西藏六大氏族中的董氏族的格尔王后代,他们先迁至“多康六岗”的“塞莫岗”定居,因格尔王后裔世世代代多在塞莫岗的谷底——“木雅日芒”出生和延续,他们自称“木雅巴”(木雅族),然后木雅巴又繁衍出“夏尔巴”。由于战乱,这些董氏族人又西迁至索卢、昆布,对外自称“夏尔巴人”。[7][12]
夏尔巴人虽跨国而居,但他们通用藏语和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5]除此以外,夏尔巴人的先民还以野牛作为图腾[6]他们分布地域广阔,多生活在高山林立的高海拔地区,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影响,夏尔巴人主要从事农牧,大多以养牛为主,其农业技术相对落后。[13]他们好歌舞、重礼仪礼节,严格遵循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流行“抢婚”,其婚礼极复杂,常常几年才完成,女性婚后先不落男子家,待生儿女后才从夫居。[14][15]他们的结婚、丧葬风俗尤为独特。[16]
旧时,夏尔巴人的生活较困苦,男子主要以背运为业,女子大多在家耕作放牧。20世纪50年代末西藏民主改革后,中国境内的夏尔巴人主要从事农牧业。80年代受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支持,20世纪60年代樟木口岸建成并开通,中尼边境的夏尔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安定,物质生活丰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世代生长于高原山区,善于攀登,在外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其他世界高峰的活动中,他们常常担任背夫和向导的角色。[17]

族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