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皓东

民主革命家
陆皓东(1867—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与孙中山自幼交好,同为村塾同学。1883年因损毁村中北极庙神像,为乡人所不容,与孙中山一块远赴香港,并一起在香港加入基督教。1884年进上海入电报学堂,毕业后在电报局任职。[5][6][7][1][8][3]1889年,陆皓东回乡完婚。[9]
1890年,陆皓东满怀改革现状之志,毅然辞职返回广东,与孙连日讨论,确定了“排满革命”的宗旨。[3]1892年,陆皓东与孙中山等人在翠亨村村口试验炸药的威力,次年参加在广州南园广雅抗风轩议组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的会议,酝酿创立革命组织——兴中会。[10]1894年初,陆皓东帮助孙中山起草了上李鸿章书。1895年协助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同年10月26日因为起义计划泄露,在返回秘密机关拿名册时被捕。陆皓东在狱中坚贞不屈,直承反清革命不讳,痛斥清廷的腐败与暴政,在供词末尾写道:“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公羊既殁,九世含冤,异人归楚,吾说自验,吾言尽矣,请速行刑。”[3]并与同年11月7日慷慨就义。[5][7][4][3][8][1][11]
陆皓东曾设计出“青天白日旗”,辅佐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协助完成联合杨衢云谢缵泰等人组织的“辅人文社”的工作;并提取父亲的遗产作为活动经费,积极资助在海外活动的孙中山。陆皓东的英年早逝,让孙中山痛彻肺腑,晚年时期,还念“皓东沉勇,其节之烈,皓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其精灵之蒙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5][4][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