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

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
淮盐是一种盐,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有着“煮海之利,两淮为最”、“华东金库”等美誉。因“色白、粒大、干”的特点而闻名。
2015年9月1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台北盐场猴嘴海滨工业区的工人在进行扒盐作业。从当日起,连云港50万亩原盐全面进入“秋扒”作业,工人们抓住晴好天气,加紧收获原盐。

历史由来

淮盐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安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江苏海岸带有全国最伟广阔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淮盐产区是中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1]
早在吴王阖闾(前514年)时代,江苏沿海就开始煮海为盐,汉武帝招募民众煎盐,[]草供煎,燃热盘铁,煮海为盐,昼夜可产千斤。唐代开沟引潮,铺设亭场,晒灰淋卤,撇煎锅熬,并开始设立专场产盐。到宋代,煮海为盐的工艺已很成熟。《通州煮海录》记载:“煎制海盐过程,分为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六道工序。”至元代江苏盐业已发展到30个盐场,煮海规模居全国首位。特别是明代江苏盐业由煎盐发展到晒盐。《明史·食货志》记载:“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这说明早在500年前,江苏海盐就有煎盐和晒盐两种生产技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塑晒结晶新工艺试验成功,同时在全省各盐场推广使用,产生一次新的重大的技术革命和飞跃,使江苏海盐生产进入稳产、优质和高产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