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发生于中东地区的战役
第四次中东战争(希伯来语:מלחמת יום הכיפורים‬阿拉伯语:حرب أكتوبر),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973年10月26日。[1]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同时在东西两线向以色列发动的战争。[2]
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军队在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发起攻击,埃叙方面发动突然袭击,在前期占领有利条件,在西、北两线同时分别对西奈半岛戈兰高地以军展开进攻。西线埃军以200架飞机对西奈半岛进行袭击,并以8000人强渡苏伊士运河。24小时后,埃军突破了以军的“巴列夫防线”。北线叙军三个师向戈兰高地进攻,前锋已经攻至叙以边境。10月13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在北线反击得手,埃军退回原位置。北线叙军被迫于10日退出戈兰高地,以军分三路向叙军发起进攻,在别国军队的支援下,叙军阻止以军进攻,出现对峙局面。10月16日至24日,西线以军进攻,北线继续对峙。北线对峙后,以军不断向西线增派兵力。16日,以军与埃军在苏伊士运河南段和中段进行坦克战和炮战,埃军不敌以军,被迫转为守势。22日,以军攻占叙军最后一个阵地老头山,24日,阿拉伯国家被迫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3]
这次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美国影响深远,此次战争以色列最终在军事上获胜,而埃及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埃以进行和平谈判,关系走向正常化。阿拉伯世界也从战争早期的顺利进展中重拾信心,此次战争反映了和平与发展大势下的阿以矛盾,及此形势下大国中东战略与中东国家的协调、掣肘。[4]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对欧美和以色列的仇恨进一步增强,同时阿拉伯国家在战争期间将原油价格从战争前的不到3美元一桶提升到接近12美元一桶,迫使美国帮助解决以色列侵占阿拉伯领土的问题。[5]美国对中东和平的态度由消极转向积极,并且在以后多次主导了阿、以谈判,美国政府在保持同以色列的紧密关系同时,也不得不同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在美国的外交斡旋之下,埃以两国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在1978年12月签署了有名的“戴维营协议”。之后,埃以双方就协议中的具体问题再次进行谈判。埃以首先就签署和平条约问题进行谈判,于1979年3月正式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同时美国也将苏联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它扩大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6][7]

战争背景

赎罪日战争是阿以冲突的一部分,自1948年以来已经引发多次战争。在六日战争中,以色列主动发动战争,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停火线,以及来自叙利亚的一半戈兰高地,吞并了整个巴勒斯坦,占领了大部分约旦的领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