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

中国唐代宫廷乐舞
《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法曲,于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创作。关于此曲的创作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几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二说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印度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三说结合了既有观点,认为玄宗凭登三乡驿所感做此曲前半,后吸收杨所献《婆罗门曲》续成全曲。[1][2][3][4]
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1][2][3]
霓裳羽衣曲》是著名的宫廷乐舞,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合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东西乐舞交流,是“胡乐”与“华乐”的合璧,也体现除唐代文化艺术创作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该曲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乐舞作品,更是唐代大曲的经典代表。白居易曾感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1][2][3]

创作背景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一首著名的大曲,而关于此曲的创作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一是,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相传开元年间,唐玄宗[]三乡驿(在今宜阳境内),望女几山而悠然神往,归来后创作了霓裳羽衣曲。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云:“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唐代郑嵎《津阳门诗注》也记载,《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几山后,依据他对女几山的神奇想象写成的。[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