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

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
地衣学名:Lichens)[3],又名石花,是地衣植物门由共生真菌(地衣型真菌)和光合共生物(绿藻类或蓝细菌,有时为绿藻类和蓝细菌)构成的互惠共生复合体,地衣广泛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它们既是陆地生态系统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极地高山生态系统里的优势生物群落,生长在树皮、树叶、木头或其它种类地衣体上,许多地衣属、种对其基物有一定的偏好性。[2]
全世界地衣有500余属,26000余种。地衣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地衣中共生的真菌的种类。一般分为3纲,即:子囊衣纲、担子衣纲、不完全地衣类。[4]
地衣是一类独特的复合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剖面时,可以清楚看到地衣由无色的菌丝组织和绿色或蓝绿色的藻细胞共同组成。因而,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的,没有根、茎、叶分化的,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一类植物。[5]
地衣原植体结构,通常可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下皮层都是由致密交织的菌丝组成,上、下皮层之间由于藻类细胞的分布情况不同,由此形成有或无藻胞层和髓层之分的两种结构,因此而分为同层地衣与异层地衣两类。[6]
根据地衣营养体的外形特征,可将地衣分为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和壳状地衣三种基本生长型。叶状地衣是指地衣体具明显背腹之分的地衣,枝状地衣是指地衣体直立、悬垂或匍匐状生于基物上,且没有明显背腹之分的地衣,壳状地衣表面常具深浅不同的裂缝、龟裂,把地衣体分成形状各异的网块,而壳状地衣的边缘常具颜色各异的前地衣体(由共生菌菌丝构成,不含光合共生物)。除上述3种基本生长型外,有些地衣体的形态介于它们之间,兼具叶状地衣和壳状地衣特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