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海原地震

1920年发生于甘肃海原县的地震
12·16海原地震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20时06分09秒(世界标准时间12时06分09秒,陇蜀时间19时06分09秒),震中位置在当时的甘肃省平凉专区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震级为8.5级,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1][3][9][10]
海原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8千米,按麦卡利震度分级体系[a],震中烈度为XI度-XII度,极震区为海原、西吉。地震形成了西起甘肃景泰,东至宁夏海原李俊堡的长达200千米的地表破裂带。海原县县城房屋全部[tān]塌,死亡73027人,周边固原静宁会宁通渭隆德天水、同心等100余县、市也遭到严重破坏,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著的《海原大地震1920》记载,此次地震共计死亡234117人。[11]地震发生后,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四川安徽江苏等省均有明显震感,越南部分地区也感受到了震动,震感波及面积达251万平方千米,全球96个地震监测台检测到了这次地震,地震波围绕地球转了6圈,被称为环球大震。[9][10][12][13][14]
海原大地震是中国有记载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给震区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死亡人数仅次于华县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称海原大地震是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起点。在地震遗址上建立的海原地震地质公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迹遗址”,2010年,海原县建立了海原地震博物馆,建立了以海源地震为背景的全域旅游产业,不仅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供了场所,同时也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9][10][15][16][17]

地震背景

海原地区在阿拉善地块的南部,处于青藏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汇处,位于名为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大断裂带之上。这条断裂带沿着南华山、西华山北麓向六盘山东麓延伸,西端始于甘肃的景泰南,向东南方向延伸至固原以西,全长约237千米,断裂性质为逆左旋走滑断裂带。[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