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在游记、回忆录和文艺评论方面也有所建树。[1]还曾经有过多次慈善活动。[2][3]
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在巴黎的英国驻法使馆里。父母去世后,投奔在英国的叔父,到英国后,因口吃加重遭到生理歧视,导致青少年时期受到心灵创伤。在海德堡大学肄业后转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1897年开始专职写作,并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Liza of Lambeth)。[4]因小说发展受挫转而创作戏剧并大获成功,1908年,伦敦的舞台上同时上演了四部他的剧本。1915年毛姆发表了半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5]一战期间,毛姆先在欧洲战场担任救护员、司机等工作,后入英国情报部门工作,在瑞士俄国搜集消息。1916年起多次奔赴南太平洋、远东等地并根据当地人物风情发表了《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在中国屏风上》(On a Chinese Screen)等多部作品。[6]二战期间,以作家身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发表小说《刀锋》(The Razor's Edge)。1947年,毛姆设立了萨默塞特·毛姆奖,用以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1948年发表最后一部小说《卡塔丽娜》(Catalina),此后只有回忆录和文艺评论编著作品。1954年毛姆被授予“荣誉侍从”头衔,成为皇家文学会的会员。1965年12月16日于法国病逝。[2][7]
毛姆一生经历丰富,拿过手术刀,在前线做过救护工作,还曾在战争中做宣传工作,这些人生阅历帮助他创作了多种类型、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8]毛姆的作品常以特别的叙事方式和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多维人生,基调超然,带有讽刺和怜悯意味,并对精神世界有所探讨。[9]在全世界有大量读者,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英国莫泊桑[10],作品多次成为畅销书[11]。他曾六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2]其作品有160个左右[13]的电影电视改编版本,仅次于他的是柯南·道尔[6]但毛姆的思想中有不可知论虚无主义的成分,戏剧有时迎合庸俗习气,内容不够深刻。生活上,也曾因其同性恋倾向受人鄙夷。[3]

人物生平

巴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