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

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的装置
人工心脏(artificial heart)[2],是一种可以代替终末期心脏病人的心脏做功维持机体组织灌注的人工脏器。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TAH),按植入方式分为全植入型和部分植入型。[3]人工心脏结构可分为血泵、监测与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和能源供给4个组成部分。[3]
人工心脏的原理是推动血液循环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人体心脏功能的机械心脏,在人体心脏因疾患而严重衰竭时,植入人工心脏暂时辅助或永久替代人体心脏的功能,推动血液循环。[6]
1812年,勒加卢瓦(Legallois)首次提出了暂时性和永久性辅助衰竭的心脏和循环的概念。1957年,科尔夫(William Kolf)和阿库苏(Tetsuo Akutsu)首次施行人工心脏植入狗的实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研制出心脏泵。1969年,美国库利(Cooley)、廖塔(Liotta)实施了第1例暂时性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2004年,卡迪奥维斯特(CardioWest)完全型人工心脏获得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3]
人工心脏可以用于暂时性治疗,暂时性的辅助心脏功能或代替心脏功能;心脏移植前辅助支持治疗(BTT),用于需要心脏移植但是供体心脏缺乏的患者;永久替代治疗(DT),用于患者心功能无法恢复且不适合行心脏移植的患者。[7]随着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心脏作为人体心脏的替代和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支持己取得长足的进步,已发展至第3代,主要为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全人工心脏、体外膜肺氧合4种类型。[8]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