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

佛教仪式之一
灌顶(梵文: Abhişeka 阿毗晒噶)是佛教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起源于古印度国王的登基典礼,后被藏传佛教采纳。象征着获得权力和传承法门的资格。灌顶仪式用于启发内在佛性,建立修行者与导师和特定佛尊之间的纽带,通过接受灌顶,修行者可以获得特定修持法的许可,并激励觉悟的种子逐渐成长,最终实现完全觉悟的目标。[1][2]
灌顶在密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水或醍醐洒在头顶上,象征着灌持和佛行的崇高。在仪式中使用法器和仪轨,旨在驱散修行者的烦恼障碍,净化身口意的罪业,并注入智慧的力量。通过不同的观想和咒语的加持,修行者能够觉悟自己心性的本质,成为佛的金刚。灌顶使得修行者成为修密之容器,获得了修习金刚乘法门的资格。它是传授佛法智慧的重要仪式,帮助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不断进阶,达到更高的境界。在接受灌顶之前,修行者需要具备纯净的善根和觉悟。灌顶是深层次的加持仪式,连接修行者与诸佛、菩萨的智慧和能量。灌顶的获得需要经过深入的修行和对自心的洞察。[1]
灌顶是一种传承佛法智慧的重要仪式,对修行者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灌顶,修行者可以得到无量的辩才,开启对佛法深奥教义的理解。灌顶仪式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它激发修行者内心的特别能量,建立起与上师深刻的联系,引导弟子踏上良好的修行之路,直至达到成佛的目标。[1][3]

背景

这是关于密宗[a]的一个宗教入门仪式。起源于古印度国王的登基典礼,象征着获得权力。后来被藏传佛教密宗采纳,并用于僧人修习密法的资格获取。在修习密法时,僧人会设坛进行灌顶仪式,从而获得修习密法的资格。灌顶的具体过程和作法因上师和佛法因缘不同而有所差异。最普遍的方法是上师将水从瓶中倒在弟子的头顶,以加持弟子,使其身心清净无垢,并与佛感应,实现佛和弟子合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