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语

印欧语系的语言
希腊语(阿提卡方言: Ἑ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伊奥尼亚方言/多利亚方言:Ἑλληνικὴ γλῶσσα;英语:Ancient Greek)是印欧语系希腊语族语言,为印欧语系中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之一,古希腊语主要使用在希腊本土和爱琴海沿岸岛屿,后来其共同语随着希腊化进程传播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在基督时期,地方语言还是亚拉米语,Aramaic)和埃及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古希腊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时期的迈锡尼希腊语,经过古风时期、古典时期以及希腊化和拜占庭时期,于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被近代希腊语代替。古希腊语大体可分为阿提卡-伊奥尼亚方言、阿尔卡底-塞浦路斯方言、爱奥利斯方言、庞菲利亚方言、西希腊语-多利安方言等五种方言,其中阿提卡方言为主要方言,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共同语(koine),即考伊尼希腊语。古希腊语通用的文字是希腊字母。[3][1]
希腊语是希腊人自我定义和民族认同的内容之一。[3]前希腊语的实际记载是在外围区域发现的。尚未详解的克立特文字(线形文字A)是前希腊的,这种文字的一些样本已在大陆希腊发现。[3]希腊语较大的方言群的演变,可以回溯到希腊人进入希腊的远古时期。可是,所有希腊方言都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由此推知有一个时期希腊语是相对一致的。[3]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英雄时代的希腊人,讲的是以阿提卡-伊奥尼亚方言(Attic-Ionic)、伊奥利亚语(Aeolic)和阿卡地亚—塞浦里亚语(Arcadian-Cyprian)方言为代表的“古希腊”(Old Hellenic)方言。[3]马其顿亚历山大接受的是阿提卡希腊语的教育。由于他统治版图扩大,这种语言与种种不同的语言接触并受其影响,使之有了轻微改变,这就成了希腊化世界的公用方言(考伊尼希腊语,Κοινή διάλεκτος)。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语是现代希腊语的源泉。随着古希腊语的长期发展,它不断吸收拉丁语,甚至斯拉夫语和土耳其语的成分。[3]
希腊语共有24个字母,分为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元音7个,辅音17个。[4]词类分为九类:定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介词小品词。古希腊语具有高度屈折、多样的格功能。[5]希腊语的许多词汇在形式上会有屈折变化,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形式变化称为“变格”,动词的形式变化称为“变位”。虚词的特点是形式上没有屈折变化。[6]古希腊语的最早文献见于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王宫废墟里的泥板文书,这是公元前15世纪前期希腊阿卡亚族人征服克里特岛时的遗物,用“乙种线形文字”(原为克里特岛本土民族的文字,后为希腊人采用)刻写,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和庇洛斯城也发现这种文字。随着多利安入侵希腊,迈锡尼文化衰亡。伊奥尼亚的希腊人开始采用腓尼基字母,并把原来只有辅音符号的腓尼基字母改为兼有元音符号,从而创立了希腊字母体系。[1]
古希腊语具有清晰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古希腊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学、历史、哲学、科学、民族特色以及城邦政治制度等。[7]历史欧洲许多经典文献是用古希腊语写成的,在欧洲传统教育中古希腊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对于学习和理解欧洲各种现代语言,古希腊语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欧洲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研究古希腊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基督教神学《新约圣经》等领域,古希腊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8]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