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卢沟桥(Lugou Bridge)[1]亦称芦沟桥,位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3][8]卢沟桥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3]也是北京地区保留至今的最主要的金代建筑,[2]距今已有830多年的历史。[8]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于1192年(明昌三年)3月竣工,初名“广利桥”,后因所跨的河流名“卢沟”而得名“卢沟桥”;1444年(明正统九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于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建。[2][9]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3]1985年8月24日,卢沟桥正式退出交通运输行列。[5]
卢沟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的引道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10个桥墩和11个桥孔,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2][3][7]桥梁均系白石建造,桥面石雕栏杆,镌有望柱281根,顶端精雕子母石狮501只。桥翅各有石兽一对,西为石象,东为石狮。石桥有华表两对,矗立在桥的两端。[10][11]

历史沿革

金朝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