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榈木

蝶形花科红豆属植物
花榈木(拉丁学名:0rmosiahenryiPrain)。一名“花榈”,其木纹有若鬼面者,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花梨木。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花梨木也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砚,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显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在红木《国标》中,花梨木类归为紫檀属,许多商家将其称为“紫属花梨”即出于此。花梨木类木材又分为“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乌足紫檀”七种树种。

植物文化

中国古代对花榈木(即花梨木)就有较深的理解。《古玩指南》中就提到对花榈木的定义:“花梨为山梨木之总称,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
古籍《博物要览》中提到花榈木“花梨产交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广州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中记载“花梨木崖州、昌化、陵水。”明代《西洋朝贡典录》中记载花榈木的种类,说“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
花榈木在中国应用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唐朝时期,花榈木就被广泛的使用,用花榈木制作成的器物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唐朝著名的著作《本草拾遗》中记载:“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朝的《格古要论》详细的描述了花榈木的产地和特性:“花梨木出男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