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吴春晗,字伯辰,曾用笔名刘勉之、赵彦等。浙江省义乌县苦竹塘村人,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
吴晗少时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读了不少史书,12岁时离开家到金华读中学,在书中受到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影响。[2]1925年,吴晗中学毕业后先后在两所小学担任小学教员,三年后离开家乡先后考入浙江之江大学、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在中国公学受到老师胡适的赏识。1930年,吴晗追随胡适的脚步从上海北平,后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胡适的影响下选择专攻明史。清华求学期间,吴晗得到学校的认可,得到郑振铎等人的赏识;清华毕业后,吴晗受邀留校任教。[3]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吴晗先后到云南大学西南联大任教,[4]后加入民盟,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宣传中共政治思想[5]1946年8月,吴晗回到北平,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北平民盟的主任委员。1949年后,吴晗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吴晗被迫害致死。[6]1979年7月,党中央和北京市委为吴晗昭雪平反,1979年9月14日为吴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7]
作为历史学家,吴晗主持了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以及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创作了《朱元璋传》《读史札记》《胡惟庸党案考》《明太祖》等作品。[8]时人对吴晗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施蛰存评价吴晗性情直爽、急躁;考古学家夏鼐称赞他学识渊博,做事不计报酬等。[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