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

一种常见的消化性疾病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指胃、小肠以及大肠内膜炎症。胃、小肠和大肠(结肠)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负责处理进食的食物。胃肠炎是这些器官的发炎反应,通常由微生物感染所致,也可由摄入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3]
通常的临床表现有腹泻、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诊断主要基于实验室检查,与污染的食物、水和某些微生物感染患者的近期接触史,以及抗生素近期应用史。[3]
预防感染最有效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便后或接触排泄物后洗手,并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以及饮用受污染的水和饮料等。针对某些病毒已经有疫苗可以注射。治疗胃肠炎应对症用药,抗生素仅用于治疗可引起胃肠炎的某些种类的细菌。[3]
尽管胃肠炎对健康成年人不是很严重,但对于病重、虚弱、年幼和年老患者,却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全球每年至少有160万人死于感染性胃肠炎。[3]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