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英语: Sarajevo Assassination;德语: Attentat von Sarajevo;塞尔维亚语: Сарајевски атентат)是指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武装组织“黑手”策划的,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夫妇的事件。[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大国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2]各国发展日益不平衡。在本国垄断组织的推动下,后起的强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3]导致相互矛盾加剧。大国开始扩军、备战、结盟,以德奥意为主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为主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先后成立,并开始筹划战争。巴尔干半岛是大国争夺的焦点,奥匈帝国仍然统治着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希望脱离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合并。[4]
奥匈帝国为了震慑塞尔维亚等国,决定于塞尔维亚“国耻日”[a]6月28日,在靠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为了反抗奥匈帝国的侵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武装组织“黑手”策划行动,刺杀前来检阅军队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夫妇。当天,斐迪南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加弗利尔·普林西普用手枪击中,不治身亡。[1]
事发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鼓动下,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随后,俄、法、英先后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经过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一系列战役后,双方陷入焦灼,各国国内矛盾不断激化。1917年3月,沙俄爆发“二月革命”;4月6日,美国参战;中立国随后纷纷加入协约国阵营;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5]此后,同盟国连遭挫败。[6]从9月29日开始,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投降;11月9日柏林爆发“十一月革命”;11日,德法签署停战协定,战争结束。[5]
萨拉热窝事件引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时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苏维埃俄国,这标志着人类现代历史的开始。[5]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为世界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未从根本上消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部的矛盾,最终在二战前崩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