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

横穿中美洲巴拿马地峡的运河
巴拿马运河(西班牙文:Canal de Panamá[4],英文:Panama Canal[1])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纵贯巴拿马地峡[2],呈现西北——东南走向[5],是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a]。运河全长81.3千米,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水深13~15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6],从运河中线向两侧延伸16.09千米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达1432平方千米[2]
巴拿马运河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3],气候高温潮湿,降雨湿度高[7],年平均气温23~27℃[3]。运河沿线山地起伏,沟谷纵横,丛林密布。运河面向加勒比海的东岸满布着热带雨林;面向太平洋的西岸是半落叶森林,有的地方是热带稀树草原[8]。运河淡水的重要来源是加通湖(Gatun Lake)和阿拉胡埃拉湖(Alajuela Lake)[b],这两个湖主要靠降水补充水源[9][10]
1880年1月1日,法国“全球巴拿马洋际运河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后于1889年暂停。1901年美国获得了开凿、经营和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1903年巴拿马共和国成立,随后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Hay–Bunau-Varilla Treaty)[11]。美国在1904年开凿巴拿马运河,并于1914年竣工通航,1920年起成为国际通航水道[2]。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正式收回了对运河行使的主权[11]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使太平洋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比原来缩短了5000~10000千米[2],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以国家命名的运河[12]巴拿马运河已成为西半球乃至全球重要航道,为巴拿马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