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

熔铸成锭的白银
银锭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赏赐、赋税、买卖等都缺不了它,是一种财富,也是中国特有的货币之一。[4]主要成分是白银,受白银提纯技术的限制和人为添加其它金属的影响,银锭中往往含有少量的铜,个别银锭还含有铅和金 。[3]
银,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其实很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冶炼金银的技术,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用白银制造的贝币和布币。唐代, 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依然非常有限,宋代,白银开始流通,使用范围也日渐广泛,宋金时期是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在市场上有了成色、形状和重量的规范,“银锭”的称谓开始出现。[1]古代中国各地流通的银两种类繁多,即使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也存在实银两与虚银两两种银两形态,相互之间不能简单通用,需要进行折算。[3]

历史沿革

现在考古研究,出土银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5]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6]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在隋唐以前被称为“银饼”“银铤”,扁平形银币被称“[bǎn]”“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才叫“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6][7][8][2]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