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

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
研学游是教育旅游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4]研学旅行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5]
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文件中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6]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3]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6]
2023年,中国现存研学旅行相关企业2.3万余家,[7]中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市场销售规模有望达1469亿元。[8][9]但是,在其发展中存在“游大于学”“研学主题繁重”“研学机构资质欠缺”等问题。[3]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制定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推动市场发展。研学机构应当注重研学课程实践和推行,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督和管理。教育部门、学校、机构、消费者及景点都应加强协作促使研学游行业提升品质。[10][11]

定义

研学游,又称研学旅游、修学旅游,属于教育旅游的一种形式,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的内涵界定。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以独立出游、结伴或团队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旅游界学者一般采用这个界定。狭义的研学旅行则是特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以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和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3]学生可以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的实践活动。[1][12]两种角度的研学旅行都是以“旅行”作为学习载体,区别在于旅行主体(即旅游者)、旅行方式等不同。[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