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

中国台湾省嘉义市风景区
阿里山(英文名:Ali Mountain),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等18座高度超出2000米的山峰所组成,北起南投集集浊水溪南岸,南抵高雄燕巢鸡冠山,南北长约335千米。处在阿里山脉之中的阿里山国家风景区,是中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其位于中国台湾省嘉义市嘉义县的中部丘陵及东部中高海拔山区,横跨梅山、竹崎、番路及阿里山四个乡,面积约有396.5平方千米[5][6][7][2]
阿里山因蓬莱运动[a]使海槽中的沉积物隆升而成褶皱山地,岩层受来自东南方向构造力的挤压而变形,形成多列北东——南西走向的中幅度褶皱皮[8][9][5]。并以浊水溪河谷的断层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与玉山山脉相平行,中部宽30千米左右,逐渐向两端变窄,山势低而平缓,山顶平整,整体海拔不高,基本在海拔3000米以下,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8][4][10][11]阿里山山脉北回归线穿过,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气候,以南为热带气候,每年的四月到九月为雨季,十月到次年三月为旱季,雨季漫长,雨量充沛[12][3][13]。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林务局将阿里山、玉山一带约396平方千米的国有林地,编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之后,1995年,台湾省政府重新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划”面积为14平方千米。2001年“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区”[14]。阿里山国家风景区范围涵盖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及瑞里、丰山、太和等汉人村落,以及邹族的达邦、山美、茶山等部落。主要名胜包括姐妹潭括姐妹潭、三代木、阿里山神木、眠丹风光等,在景致方面,则以登山铁道以登山铁道、神木、晚霞、日出、云海五者为最著名[15][16][17]
阿里山是三大林场之一,它的森林与登山铁道、日出、云海、晚霞合称阿里山五奇。1927年,阿里山经台湾日日新报评定为台湾八景,1953年,台湾省文献会选定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八景。2006年,“行政院”新闻局举办台湾意象票选,阿里山获得风景第二名[6]。1899年,日本政府发现阿里山的桧木林资源后,开始对这里进行砍伐。1906年11月,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发现阿里山神木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阿里山区的红桧扁柏等大量珍贵树种已被日本砍伐[dài][5]。2009年台风“莫拉克”登陆中国台湾省,导致阿里山过程降水量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造成台湾南部地区50年来最严重水灾[18]

命名

阿里山名字的真正来源尚无定论。有说是很多年前,邹族(又叫曹族)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在他发现此地狩猎资源丰富后,带领族人来此打猎,族人为感谢他,就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6][3]。坊间就此口口相传,称阿里山之名源于原住民首领“阿里”。但是现代学者通过对17世纪荷兰文献《热兰遮城日志》的研究发现,书中以荷文记载“阿里山(Arisangh),又名斗六东”,这里的Arisangh是由当年在当地的平埔族命名,后来汉人音译“阿里山”,该名也出现在康熙56年的《诸罗县志》,但与现在的阿里山山脉位置有落差,后来才扩指整个阿里山[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