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隋文帝长子
杨勇(?-604年),小名睍地伐,隋文帝杨坚文献皇后独孤伽罗长子,原为隋朝太子,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被废[1],隋朝仁寿四年(604年)被赐死,后被追封为房陵王[2]
杨勇出身华阴杨氏,祖父为北周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杨忠去世后,其子杨坚承袭爵位,杨勇作为长子被立为世子[3]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佐朝政,杨勇被任命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着之前北齐的封地[4]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即位,封杨勇为太子,杨勇开始参与政事决策。 此后杨勇违反祖制接受百官朝贺,隋文帝因此不满,父子之间嫌隙渐生。除此之外,杨勇偏宠妾室,引起独孤皇后不满并有意废嗣。杨勇在得知之后做出许多不合常理之事,加之独孤皇后杨素的诬陷,隋文帝逐渐失去耐心,最终杨勇被废太子位,囚禁于东宫,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5]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太子杨广继位,改年号大业,后称隋炀帝,杨广假拟隋文帝诏书,赐死杨勇,追封房陵王,不予立嗣[2]
现代学者汤勤福认为杨勇在参与政事决策时提出的民众迁移的处置决策对隋朝初期的稳定有着促进作用[6]。杨勇被废之后,晋王杨广继太子位,隋文帝死后,隋炀帝杨广沉迷享乐,实行暴政,李渊揭竿而起,隋朝二世而亡[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