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毒型别主要分为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1]。典型流感起病急,前驱期即出现乏力、高热、寒战及全身酸痛等不适,可伴有喉咙痛、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及畏光等局部症状[2]。流感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春季,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1]。流感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1],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3]
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1]。每年成人流感的发病率约为5%,儿童发病率为20%,流感重症患者达300~500万例,死亡人数达25~50万例,若有新的病毒亚型出现,死亡人数可能会上升至数百万[2]
流感为中国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6],流行性感冒流行时,临床较易诊断,特别是短时间出现较多数量的相似患者,呼吸道症状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判定流感,确诊需要病原学血清学检查[3]。治疗可采取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1]。预后与病毒毒力,自身健康和免疫状况有关[3]。积极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尤其是年幼和老年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继发流感症状[1]

分型

根据病毒型别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