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

儒家文化传统建筑
宗祠亦称祠堂、家庙,是古代儒家文化中供奉祖先神主,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被视为宗族的象征。[1][4]
中国祠堂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原始社会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产生了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出现了原始的祭祀行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商代,原始崇拜自然、祖先的观念和祭祀行为有了发展,祠庙祭祀的活动非常盛行,并形成了初步的宗庙制度和祭祖规则。而后经历汉代墓祠,到唐代发展成为家庙。庆历元年(1041年),皇帝下诏令官员依例建家庙。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朝廷发布敕令,允许士大夫阶层立庙祀祖,庶民百姓也可立家庙祭先祖,从此迁到居家之外独立祭祀祖先。[2][3]
祠堂建筑结构通常为四方三合院,大门讲究的有宫殿式门厅。主门要向阳,但不能正子午或正卯面,要稍偏东南或西南,否则犯忌于王朝。祠堂门楣有祠标,厅额标明“某氏宗祠”,主屋门楣则标明宗族支系的堂号。宗祠祭祖,目的在于通过缅怀祖先,用血缘亲属关系使族人更加团结,以免日后年代久远,一族之人,名不相闻,面不相识,视如同路人。而祭祖所需举行的繁[]隆重的仪式又充分体现了封建伦理,展示了礼教规范,也是一种教化手段。宗祠还是教育本族子弟的场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祠堂的作用除了祭祀祖先、续修谱牒之外,还是家族议事、婚嫁丧寿、教化子孙的重要场所,具有无可替代的家族凝聚力。[1][5][6]

命名

宗祠,源自家庙,俗称“祖[cuò]”,亦称“家庙”“祠堂”,在汉代有“庙辞”“祠堂”和“斋祠”等不同名称。关于宗祠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7年,秦攻魏,魏无忌夷平先祖宗庙,出兵救魏。直到明代嘉靖十五年,朝廷发布敕令,允许士大夫阶层立庙祀祖,庶民百姓也可立家庙祭先祖,从此迁到居家之外独立祭祀祖先,清代的家庙沿用“宗祠”之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