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

一种具有巨大容积、陡峭且圈闭的喀斯特地貌
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下通向地面,四周岩壁峭立,深度与平面宽度(口部或底部)从百米至数百米以上,底部与其发育期的地下河连接的陷坑状负喀斯特地形。概括来说天坑是指由于水不断侵蚀固体基岩,使地表发生塌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深坑,它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4]
天坑由坑口、崖壁、坑底等构成。天坑平面呈次圆形、卵形或短柱形,整体呈现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空间与形态特征[5]。对于天坑的分类,中国内外主要采用3种方法,即用形态学方法、成因方法和发生演化方法对天坑进行分类[1]
截止2022年,全球经过确认的天坑数量超过300个,其中270多个分布在中国。中国天坑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湖北省云南省四川省陕西省[6]。截止2020年国外天坑共计28个,包括超级天坑10个,其中8个退化天坑及2个完整天坑[7]。国外的知名天坑主要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纳卡奈和穆勒岩溶高原、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欧洲第纳尔岩溶区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以及中美洲南美洲墨西哥波多黎各等地[8]
天坑,是漫长地质年代里,经过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的地质遗产,它在对喀斯特地貌的深入探索及岩溶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包括科学价值、旅游价值以及自然遗产价值[9]。天坑地质构造和生态自然系统特殊,对天坑的开发应贯彻保护性开发原则,因坑制宜,开发形式与游览方式要多元化,以充分展现天坑的多重价值与独特风姿。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些地区,喀斯特天坑经历了旅游业的发展或人为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原有景观的迅速退化。在对天坑进行考察时,专业人员要格外注意对天坑的保护,天坑底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10][11]
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对天坑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活动,组织专项研究,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2005年10月朱学稳组织实施了“中国天坑考察项目”,由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13位知名喀斯特专家组成了“国际天坑考察组”,对中国重庆的武隆天坑群、奉节小寨天坑群、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桂林召开了“国际天坑讨论会”[1]。2023年4月26日至5月8日,来自中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汉中,开展了为期13天的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