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族

起源于印度北部的少数民族
罗姆族(Rom)是一个非地域性、内部分化明显且受到边缘化待遇的少数民族,它起源于印度北部(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旁遮普一带)[1],后其族人迁徙并散居于全球各地。据2012年文献,罗姆族人口约1200万。[2]罗姆人通常使用罗曼尼语所演化的方言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语言。[3]
罗姆族是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雅利安族的后裔,[1]大约在10世纪离开了印度开始向西迁徙,在近东地区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了跨越阿富汗、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的艰辛旅程,[4]于14世纪来到巴尔干半岛,于15世纪左右来到西欧,[5]16世纪遍布欧洲,一些罗姆人也向美洲迁徙。
罗姆人又被称为“吉普赛人”“波西米亚人”或“茨冈人”。[6]他们因其神秘的形象而闻名,许多欧洲人曾认为罗姆人具备超自然的能力,例如算命等。罗姆人擅长音乐、歌舞,特别善于辨别良马并观测天文现象,拥有音乐艺术才能。罗姆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男性常从事乐师、铁匠、贩卖家畜和驯兽等职业,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歌舞表演占卜、卖药和行乞等职业。[2]
在近代历史上,罗姆人也遭受了歧视和迫害,例如纳粹德国曾将罗姆人关进集中营并进行屠杀。[7]由于罗姆族人与所属国家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非罗姆人普遍对他们持有负面印象,认为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被视为乞丐、小偷或人贩子。但同时当代社会也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例如2005年2月中东欧8个国家在世界银行、公开社会研究中心、欧盟等组织的支持下,在索非亚正式启动了“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8]2010年发生了保护罗姆人权益的游行示威[9]

民族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