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1933年弗瑞希提出的经济行为概念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1],在1933年由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弗瑞希(Frisch)提出。[1]宏观经济学是指对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行为及其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包括了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和就业水平[3]
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弗瑞希(Frisch)提出了“宏观经济学”之一词。20世纪早期,主流宏观经济学创立,[4]1936年凯恩斯(Keynes)发行著作《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5]并于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6]随着全球经济遭遇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滞胀”现象,[2]20世纪60年代,货币主义革命开始盛行,其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他们主张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7]20世纪70年代后期供给学派兴起,其主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分析。这是又一个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派。[8]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宏观经济学趋向世界化且来越多地使用经济数据和计量模型来进行研究。[2][9]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2]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1]
宏观经济学主要学派包括新剑桥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等。[10]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多为一个国家或区域,侧重点在于总体的经济活动;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多为个体,侧重点在于个体的行为决策。[11]宏观经济学能够减少市场经济波动、指导政府政策和完善经济学的应用领域,[12]但同时宏观经济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和累积效应的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调控失灵等负面影响。[13]

概念介绍

宏观经济学是指对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行为及其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包括了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和就业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