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又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a]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4][5]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从性质上看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之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因此,其在市场经营当中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为了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规避较高的财务风险压力,为高新技术企业稳定孵化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空间,我国通过在税收政策方面进行优惠调整,给予足够的支持,试图通过税收政策导向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压力,切实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
为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关政策规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91年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6]二十多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地域分布及行业结构也有显著变化,其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7]

历史沿革

形成期